還有我們會覺得父母想的是對的、而我們是錯的。
國與國以及人與人可能相隔千山萬水,但他們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,我們把這一現象稱為「相互依賴」,或者稱之為「全球化」。每一位公民現在都需要行動起來,團結一心,勇擔重任,為了「全世界上下一盤棋」的大局,勤洗手並減少不必要的人際往來。
和中國一樣,德國也部分出現醫療用品緊張,例如口罩和護目鏡。我們需要捫心自問兩個問題: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?到底發生了什麼?100天前,2019年12月8日,武漢市確診了全球第一例新冠病毒。五大洲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因為病毒肆虐而宣佈進入緊急狀態,包括義大利、西班牙、奧地利以及德國聯邦州巴伐利亞。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。全球股市暴跌,熔斷的消息不絕於耳。
歐洲的強制措施似曾相識 兩個月前,歐洲公眾通過電視報紙瞭解中國政府如何應對新冠病毒,對措施是否適當適度提出了很多質疑。中國的官方在對這一新型可致命的病毒沉默了很久之後,突然在春節前採取極端手段,先後切斷了武漢和很多人口超過百萬城市與外界的全部聯繫,飛機火車輪船全部停運,百姓禁止出門,公共生活全部停滯。而在前期階段業務洽談有了眉目以後,身為企畫主管便得跟著去開會,當面溝通與實地場勘。
反正最終要的是利益分配,所以規劃內容虛應了事能唬就唬。正因「興建博物館」是強國近十年來「提升文化水平」的政策之一,也計劃2020年達到平均每25萬人就享有一間博物館的目標。反正中標靠的是人脈應酬,所以設計就大同小異東拼西湊。在這醬缸待得越久,就越沾染成一種共犯氣息。
所以我也見識到,就算充滿藝文與學術的博物館領域,遇到動輒上億人民幣的大型標案,也是滿滿利益凌駕專業的貪婪人性... 全家就是他家,能投標的其實就那幾家 博物館的標案可不是誰都能投,因為有所謂的「資質限制」。而就算那間公司的投標方案再糟再爛,還是有很大機率就這樣被護航過關。
但至少,有越來越清廉透明的趨勢。就像建築土木業的甲級、乙級營造概念,從資本額、技術規模到作品經歷都有所設限,以及相對應的加分項目。文:梁子Liangz 你以為充滿藝文的博物館標案都是公平競爭嗎?別傻了孩子。整體環境的不尊重專業,也使得博物館品質完全是劣幣驅逐良幣。
所以評審標案當下就很有趣了,因為總可以感受出,哪個學者哪位專家是收了哪一間公司好處。拿捏公關與交際、專業與利益的分寸,也是一門不容小覷的學問。於是,花錢找這些具資質的公司「掛牌」便成為常態...至少數十間大大小小的設計規劃公司,投標案子前得先找某間「登記」,然後無論屆時中標與否,都要上繳標案總額10-20%不等的「掛牌費」。利益高於良心,劣幣驅逐良幣 一個博物館如果規劃設計的好,不僅能帶動地方觀光、增進環境美學,提升就業率,甚至讓整個城市都引以為傲。
偏向人治的「應酬」文化,向來是值得檢討的弊病。於是乎,優良設計方案不叫專業,敬酒喝到醉倒才叫專業。
一堆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、規劃不良效果不佳的建築設計,日後營運維護也存在諸多問題最可怕的是,參與的眾人都不覺得在做壞事,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子幹、這樣撈錢的。
反之,就變成一座浪費民脂民膏的蚊子館。在這醬缸待得越久,就越沾染成一種共犯氣息。但往往是因人設事,到最後有資格投標的永遠就那幾家。也就是說,這些「文化建設」當中的油水有多麼豐厚。正因「興建博物館」是強國近十年來「提升文化水平」的政策之一,也計劃2020年達到平均每25萬人就享有一間博物館的目標。所以我也見識到,就算充滿藝文與學術的博物館領域,遇到動輒上億人民幣的大型標案,也是滿滿利益凌駕專業的貪婪人性... 全家就是他家,能投標的其實就那幾家 博物館的標案可不是誰都能投,因為有所謂的「資質限制」。
偏向人治的「應酬」文化,向來是值得檢討的弊病。更多年輕團隊的作品得標出線,也有更多優質設計被建設、被看見,未來創意策展人的路也將更加寬闊。
而就算那間公司的投標方案再糟再爛,還是有很大機率就這樣被護航過關。就像建築土木業的甲級、乙級營造概念,從資本額、技術規模到作品經歷都有所設限,以及相對應的加分項目。
利益高於良心,劣幣驅逐良幣 一個博物館如果規劃設計的好,不僅能帶動地方觀光、增進環境美學,提升就業率,甚至讓整個城市都引以為傲。整體環境的不尊重專業,也使得博物館品質完全是劣幣驅逐良幣。
而在前期階段業務洽談有了眉目以後,身為企畫主管便得跟著去開會,當面溝通與實地場勘。很多看起來公平競爭的標案,其實也是層層圍標:從擔任評審的學者、博物館內部成員、甚至犧牲陪標的其他公司,全都得事先經營且好好打點。反正最終要的是利益分配,所以規劃內容虛應了事能唬就唬。我不敢說台灣公家標案已經沒有這些狀況。
說好聽點是「拉人」,說難聽就是「賄絡」。好設計不如好打點,懂規劃不如懂應酬 如同《功夫足球》的經典台詞:裁判,球證,旁證都是我的人,你怎麼跟我鬥。
但至少,有越來越清廉透明的趨勢。能買到資質投標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見不得人的才是中標關鍵。
所以評審標案當下就很有趣了,因為總可以感受出,哪個學者哪位專家是收了哪一間公司好處。於是乎,優良設計方案不叫專業,敬酒喝到醉倒才叫專業。
而這段經歷,也種下了我日後萌生退意、決定在台灣好好做創生企劃的原因之一。一堆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、規劃不良效果不佳的建築設計,日後營運維護也存在諸多問題。於是,花錢找這些具資質的公司「掛牌」便成為常態...至少數十間大大小小的設計規劃公司,投標案子前得先找某間「登記」,然後無論屆時中標與否,都要上繳標案總額10-20%不等的「掛牌費」。文:梁子Liangz 你以為充滿藝文的博物館標案都是公平競爭嗎?別傻了孩子。
導致從1978年時,全中國只有349間博物館,至今卻有超過5100間。反正中標靠的是人脈應酬,所以設計就大同小異東拼西湊。
拿捏公關與交際、專業與利益的分寸,也是一門不容小覷的學問。像是地方城市的自然史博物館、地質博物館、恐龍博物館等等
已獲參賽資格選手恐受影響 參賽選手選拔要不要重新舉行也是延期會產生的問題。受到疫情影響,很多爭取奧運參賽權賽事舉辦變得困難,選手的練習環境也隨之惡化,這些都是事實,但另一方面,東奧要延期的難度非常高,這也是實情。